去年,绵阳大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,抓好“重构一环、贯通二环”的收官之战。
目前,一环路南段新建工程、一环路南段东延线工程、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工程3个项目已实现通车,二环路四期项目已完工。打通城区“任督二脉”,让以往单向或滞塞的道路循环体系实现互联互通,主城区的优质资源通过环线道路重新实施产业优化配置,物流、信息、人才等在“环带”带动下优化组合。
二环路四期
一环路南段新建工程
涪城区城南与机场快速通道
一环路南段新建工程位于涪城区南湖、机场片区,西起直通道(机场西路),与机场西路形成单喇叭立交形式,向东经浸水村、红星村居民点之后,以隧道形式穿越王家山(隧道长770米),终点平交绵三路(绵州大道)。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,主线设计时速60公里/小时,全长3040米,标准路幅宽度50米。项目的建成,意味着涪城多了一条主干道,成为缓解我市交通压力、方便群众出行、完善城市骨架路网、带动城区新区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一环路南段新建工程王家山隧道
一环路南段东延线工程(止于S205线)
涪城区与游仙区畅游纽带
一环路南段东延线工程(止于S205线)位于游仙区,总体布置为西起城南新区三江大桥(一号桥),以高架形式分叉接尖子山小净距隧道,过尖子山隧道后接尖子山道路路基段,然后以高架形式上跨S205线后落地,工程全长2.29公里,主要包括道路工程、桥梁工程、隧道工程、给排水、照明配电、通信、绿化、交通信号等。2017年1月开工建设,2019年1月主线正式试通车。该工程可连通高新区、中心城区、小枧片区等组团,是安昌河南部区域最重要的东西向干道,对完善路网布局、构建绵阳快速路系统具有重大意义。
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工程
缓解游仙主城片区及周边交通压力
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工程西起游仙路附近,经游仙东路、芙蓉溪、绵阳财经学校、富乐山之后,再经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芙蓉小区中部空地,继续向东采用隧道穿越黎家大梁子,隧道向南侧绕过百芳公墓后,东止于S205线,路线长3.76公里。项目建成后,不仅将开辟高水片区、六里村片区至小枧沟镇及五里梁片区的新通道,还能有效分流过境车辆,缓解游仙主城片区及周边交通压力。
一环路北段东延线和省道205交汇的匝道
二环路四期
拓展城市骨干、扩展交通空间
项目起于在建石马互通立交止点K35+709.445,止于绵遂高速设置单喇叭互通立交,全线长5.116公里,设计车道为双向6车道,设计时速80公里/小时,路基宽度为32.5米。其中,933干道互通立交为该项目和S205线及933干道进行互相转换的立交通道,包括一座主线桥、9条匝道,占地面积约422亩,系绵阳市政交通工程中最大的立交桥,目前项目已经完工。
新的绵阳环状交通有效连接起高新区、进出口加工区、临港经济开发区、经开区、科创区等近10个产业园区,将市本级所有园区衔接起来,形成一条环城经济带,对产业分工合作意义巨大。重构的还有绵阳城市发展空间。二环路内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,位于此前环线“缺口”处的远郊乡镇将获得更多机遇。特别是将带动城东、城南约12平方公里土地有序开发建设。
“重构一环、贯通二环”项目的建成,不仅将从根本上改观城区拥塞的交通状况,也将以交通干道连通涪城区、经开区、游仙区等地,将现有城市建设重点区块连接起来,实现串点成线,加快生产要素在各区间畅快流动,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、缓解交通压力、促进民生改善、提升城市面貌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基础保障,对开展招商引资、盘活城市资源、加速城区建设、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图/文 绵阳日报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