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绵阳万千市民家长的祝福声中,在教体、招考、公安、保密、卫生、网信等部门的联合保驾护航下,我市44800余名考生迈着自信的步伐奔赴考场。据介绍,今年高考全市共设9个考区,23个考点,1509个考场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今年高考在时间上延后一个月举行。为了实现平安高考,我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检查高考、中考备考工作。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牵头对今年的高考、中考从考试的组织管理、环境综合整治、试卷保密、考点安全、考风考纪、听力考试、标准化考点建设、疫情防控措施及防控物资准备等方面逐一进行督查。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体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对高考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、部署。市教育考试院按照《绵阳市国家教育考试监考员管理暂行办法》严格选派、培训和管理监考员,开展高考模拟演练,狠抓疫情防控,强化考试巡视监管,确保考生和涉考人员、设施设备以及试卷和答卷的绝对安全。
与此同时,我市教体局、市教育考试院还积极联合卫健、公安、网信、保密等部门共同做好保考工作。在疫情防控方面,我市卫健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高考、中考专项工作方案和防疫指导意见,结合《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》《四川省高等院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(第二版)》和《绵阳市学校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南(2019年版)》等技术规范,从校园环境消杀、师生健康监测、防疫物资储备等方面科学指导考试期间防疫和防暑降温各项工作;组织辖区各级医疗机构优化高考考生医疗服务,开设绿色通道,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。网信部门积极营造“诚信守法光荣,违规舞弊可耻”的舆论氛围,加强涉及高考、中考的网络舆情巡查和甄别,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,杜绝危及考试安全、扰乱招生秩序的有害信息。保密部门严格执行试卷领取、运送、存放、分发等各个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,加强监督,把每个环节做实、做细;各县市区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落实每日“零报告”制度,从试卷领取之日起至考试全部结束,每天汇报安全保密管理情况,重要情况随时汇报。公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,认真制定和完善安保工作方案,从强化组织领导、情报搜集预警、舆情巡查防控、试卷押运保管、考试现场安保、社会环境治理、交通秩序维护、应急处置准备等方面厘清薄弱环节,与教育卫生等部门通力合作,确保全市高考工作万无一失。
来源: 绵阳日报社